四百八十 王者之怒-《西周长歌》
第(3/3)页
「臣启我王,隗多友不仅丧师辱国,还公然降敌,于孤竹城下招摇过市。此乃对我大周王室的最大侮辱,请大王下诏将隗氏一族押赴镐京刑场,问斩弃市,以正国法。」
专为处置边军兵败事宜的朝会一开始,周公定便沉着脸举笏奏报。的确,大周与猃狁征战百年,虽各有胜负,却还从未出过兵败投降的将领。满朝文武虽碍于召国公的面子没有公然应和周公定之请,然在心里也是暗暗赞成的。
「周公之议,臣反对。」召伯虎朗声转出相案。
朝臣们虽知晓他会偏袒隗多友,但却没有想到素来持理的召相,竟然会在朝堂之上公然袒护,这也太……太明目张胆了些吧?一时人人侧目,议论纷纷。
召伯虎没有理会这些或鄙夷或疑惑的目光,一双清朗的眸子只看定了周公定:「据虎所知,隗子良刁然一身,并无族人。在镐京只有一妻与一尚未出齿之幼子,周公之意,是将此母子二人斩首弃市么?稚子何辜?隗夫人又有何罪?」
周公定毫不相让:「隗多友降敌之时,可曾想过会牵连妻儿?若因稚子之故,而容许此叛逆之后存活世间,我遑遑大周,何面目示与天下?」
「此事境况不明,周公何以信誓旦旦呼断定隗子良有叛国之罪?我且问你,可有一名败兵逃回镐京?五万边军折损,国之重噩,周公不建言朝廷选派重臣前往调查败军成因,反而在这里揪住妇孺不放,是何道理?」
「召相如此说,是何意?
卫侯奏章上讲得分明,隗多友率全部余军投降了东猃狁金兀都,他们已在草原升帐,何来败军逃回镐京?至于调查,自是必要的,但在此之前,必须处置叛国投敌之贼,以儆效尤!」
「正是因为如此,所以我才说,此事需慎重,不可轻断!」召伯虎转身向王座深深一躬:「大王,臣请亲赴土长城,调查边军投降之事,定给朝野上下一个满意的答复。」
「这……」姬胡有些猝不及防:「召相政务繁忙,何需亲赴土长城调查?此事派一能吏去做也就罢了,杀鸡焉用牛刀?」
「大王——」召伯虎一脸慨然,郑重跪下叩首言道:「隗多友乃臣多年故友,深谙其性。臣断然不相信他会投敌叛国,若不能将此事调查个究竟,虎下辈子无法安心为人。何况作为举荐之人,若他真的通敌叛国,虎亦得获连坐之罪。臣请大王恩准!」
「可正因为此,老臣觉得召相更应该避嫌才好哇!」周公定不阴不阳地说了一句。
第(3/3)页